【追奶方法】為何奶量不足?把握黃金追奶期!發奶密技一次看
- 2025-07-17 22:25:23
如何追奶、奶水夠不夠是大部分哺乳媽媽的疑慮,尤其是新手媽媽,因不知道如何解讀新生兒的需求,所以衍生許多潛在的壓力。其實幾乎每個媽媽都能分泌足夠餵飽雙胞胎寶寶的奶水,奶水的產生原理很簡單,就是寶寶吸多少,媽媽就產生多少。
乳汁分泌的原理
奶水擠出後,母體會分泌出泌乳激素,再由乳頭傳導泌乳激素到血液中,而泌乳激素經由血液送達到乳房,使乳房中的泌乳細胞製造出乳汁,準備寶寶的下一餐。同時,寶寶的吸吮乳房時,會刺激媽媽分泌催產素,經由血液傳送至乳房,催產素使讓乳腺周圍肌肉集乳管壁上的細胞收縮,幫助乳汁順利排出,稱之為「催產反射」或是「噴乳反射」。
奶量不足原因有哪些?
1.餵奶過程問題
餵食頻率與時間不夠(一天至少哺餵8-12次,可約2~3小時哺餵一次,上班時可將乳汁擠出冰存,供白天哺餵)
寶寶含乳姿勢不正確
晚上沒有餵奶
使用安撫奶嘴
使用奶瓶奶嘴餵食配方奶,導致寶寶乳頭混淆,降低寶寶吸吮的次數與意願
2.媽媽心理因素
媽媽憂慮、遭到壓力、自信不足、不喜歡哺乳、疲憊、睡眠不足,心情很容易影響媽媽的奶量喔!
3.藥物或食物
分娩時候使用的藥物(硬膜外麻醉劑等)
退奶藥 bromocriptine, cabergoline
感冒藥物中可能有的 pseudoephedrine
含有雌激素的避孕藥
中量以上的酒精、抽菸
草藥、薄荷、韭菜、人蔘 (食物的影響非絕對,因人而異)
4.寶寶的因素
愛睡覺的寶寶
寶寶本身吸吮有問題 如舌繫帶太緊,顎裂,神經肌肉問題。
副食品的加入
5.媽媽生理因素
月經來潮
塞奶
營養不均衡
水分攝取不足
賀爾蒙或內分泌問題
乳房手術
貧血的媽媽奶水分泌可能會受到影響
產後大出血,造成腦下垂體功能降低,也會影響奶水分泌
懷孕過程中胎盤功能不良者,乳房的發展可能受到影響進而影響奶水量
產後胎盤殘留,會影響奶水量
排乳反射是一種神經性的刺激,會因嬰兒的吸吮、母親聽到嬰兒的哭聲而引發;相反地,若母親因疼痛、疲倦、焦慮、與嬰兒分離,將會抑制或影響反射產生。
當媽媽於哺乳過程中有太多的壓力、失去自信及充滿懷疑時,就會影響供需原理順利的運行,這時更需要周遭親友的支持與鼓勵,幫助媽媽順利哺乳。寶寶沒有吃飽大部分與餵奶過程的問題及媽媽的心理因素有關,其中大多以餵奶過程問題最有關係。
8種有效追奶方法與發奶飲食推薦
1.依寶寶需求餵奶
包括不限制寶寶的吸奶時間(可讓嬰兒繼續吸奶直到自動停止)及次數,只要寶寶想吃就餵。
2.餵奶前正確按摩乳房
餵奶前先做按摩,有助於乳汁更順利產出。
3.正確的吸奶姿勢
正確的吸乳姿勢很重要,不僅可以讓寶寶吃飽,也能有效率地將乳汁吸出來,不妨看看圖片,檢查看看寶寶含乳姿勢是否正確。
4.按壓乳房幫助乳汁排出
當寶寶吸乳技術還不熟練時,很多時候他們會吸不出奶水,若妳觀察到寶寶只是淺、快的吸吮,代表他並沒有真正的將奶水吸出。您可以大拇指至於乳房上方及食指、中指在姆指對側張開成一C形狀,握住乳房基部【遠離乳暈,輕輕的往胸壁內壓】,當寶寶吸吮時擠壓住不放,這可促進奶流出,寶寶停止吸吮時,手鬆開,寶寶再吸吮時再壓,如此反覆循環。這樣一來,乳汁也可以排得更乾淨喔!
5.頻繁擠奶或親餵
奶水增加需要一些時間,也需要盡量多擠奶刺激乳腺分泌,追奶期兩到三小時就可以擠一次奶或是親餵喔!
6.穴道按摩
除了飲食及擠奶時間調整以外,也可以試試看發奶穴道按摩,有些媽媽覺得很有效喔!
延伸閱讀:推薦6大有效催奶穴道,每天按發奶衝破100c.c!
7.促進泌乳的發奶食物
可以多多嘗試不同的發奶食物,因為個人體質不同,發奶效果會不一樣,但仍須搭配多擠奶或多餵奶才能有提昇奶量的效果。
8.避免塞奶或退奶食物
塞奶食物:油膩的食物容易造成塞奶,嚴重容易乳腺阻塞、乳腺炎,平時少吃精緻的甜點類、油炸食物,也可以多補充卵磷脂預防塞奶情形
退奶食物:涼性的食物,像是人蔘、薄荷、瓜類、水梨、韭菜,都不太適合哺乳媽媽吃,容易造成奶量減少
哺乳期常見食物分類一覽表
以下為文章中提到的各類食物分類整理,方便哺乳媽媽快速掌握哺乳期的飲食選擇:
分類
食物名稱
發奶食物
青木瓜、花生豬腳、魚湯、芝麻糊、黑豆水、紫米紅豆、桂圓紅棗、雞湯、牛肉、山藥、黑芝麻飲、葫蘆巴茶、杜仲湯等
塞奶食物
油炸食物、精緻甜點、過於油膩的湯品(如大量麻油類)、高脂食物
退奶食物
涼性食物(如薄荷、瓜類、水梨、韭菜)、人蔘、含雌激素避孕藥、大量酒精、薄荷糖
延伸閱讀:哺乳媽媽飲食禁忌,營養師一次告訴妳
哺乳追奶常見Q&A
Q1.親餵如何知道奶量夠不夠?
判斷親餵是否足夠,可觀察寶寶是否有規律吸吮、含乳後滿足入睡,每日尿布更換6–8片以上,體重穩定上升即為良好指標。若寶寶頻繁哭鬧或體重停滯,建議諮詢婦幼專科醫師或泌乳諮詢師。
Q2.產後多久是黃金追奶時間?
產後72小時內是奶量啟動的關鍵期,這時候乳腺對吸吮反應最敏感。從第3天開始進入「泌乳轉換期」,奶量會逐漸變多、變穩定。這段時間若能頻繁親餵或擠奶,就能幫助乳腺建立穩定的產奶機制,也就是大家常說的黃金追奶期。
Q3.發奶食物會不會造成塞奶?
若攝取高脂肪發奶食物(如花生豬腳、麻油雞)過多且未規律擠奶,可能導致乳腺阻塞。建議補充同時搭配親餵與按摩,並可酌量補充卵磷脂以預防塞奶。
延伸閱讀
【哺乳媽媽擠奶時間表】衝奶量追奶如何調整擠奶時間?
發奶食物有哪些?100種發奶、塞奶、退奶食物大匯整,奶量源源不絕
★哺乳輕鬆組★試吃索取中>>
輸入限量折扣碼【YANNIBLOG】立即享優惠
LINE線上一對一專業營養諮詢
登入後查看更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