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 通信原理 第十三章 同步原理

  • 2025-10-26 05:09:00

文章目录

第十三章 同步原理13.1概述13.2载波同步13.2.1有辅助导频时的载频提取13.2.2无辅助导频的载波提取1.平方环2.科斯塔斯环3.再调制器*4多进制信号的载频恢复

13.2.3载波同步的性能1.相位误差2.载波同步误差对解调信号的影响

13.3码元同步13.3.1外同步法13.3.2自同步法1.开环码元同步法2.闭环码元同步法

13.3.3码元同步误差对于误码率的影响

13.4群同步13.4.1概述13.4.2集中插入法13.4.3分散插入法1.移位搜索法2.存储检测法

13.4.4群同步性能13.4.5起止式同步

第十三章 同步原理

13.1概述

​ 在数字通信系统中,同步包括载波同步、码元同步、群同步和网同步。

​ 载波同步(载波恢复):在接收设备中产生一个和接收信号的载波同频同相的本地振荡,供给解调器作相干解调用。

​ 码元同步(时钟恢复):在接收端产生与接收码元严格同步的时钟脉冲序列,用来确定每个码元的积分区间和抽样判决时刻。

​ 群同步(帧同步):发端插入每帧的起止标记,接收端检测并正确分组。

​ 网同步:各站点时钟保持同步。

​ 为了解决载波同步和码元同步的问题,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是采用插入辅助同步信息方法(外同步法)。第二种是不用辅助同步信息,直接从接收信号中提取同步信息(内同步法)。

13.2载波同步

13.2.1有辅助导频时的载频提取

​ 此方法适用于不含载频分量信号,如DSB、SSB、2PSK等。导频:含有载波信息的单频信号,伴随发送信号一并发送。

​ 不含载频分量的信号,为了用相干接收法接收,可以在发送信号中加入若干导频信号,在接收端用种窄带滤波器滤出,用以辅助产生相干载频。(实际应用中,多采用锁相环代替窄带滤波器)

13.2.2无辅助导频的载波提取

​ 对于无离散载波分量的信号,可以采用非线性变换的方法从信号中获取载频。

​ 思路:非线性变换->产生载频的谐波分量->提取->分频->载波同步信号

1.平方环

​ 设2PSK信号为

s

(

t

)

=

m

(

t

)

c

o

s

(

ω

c

t

+

θ

)

m

(

t

)

=

±

1

s(t)=m(t)cos(\omega_ct+\theta),m(t)=\pm1

s(t)=m(t)cos(ωc​t+θ),m(t)=±1,则将信号取平方后得到

s

2

(

t

)

=

1

2

[

1

+

c

o

s

2

(

ω

c

t

+

θ

)

]

s^2(t)=\frac12[1+cos2(\omega_ct+\theta)]

s2(t)=21​[1+cos2(ωc​t+θ)]。平方后的接收信号中包含2倍载频的频率分量,所以将2倍频分量用窄带滤波器滤出后再二分频,得到载频。

​ 二分频的输出电压有180度相位模糊性,可通过采用2DPSK体制解决。

2.科斯塔斯环

​ 又称为同相正交环,仍然利用锁相环提取载频,但是不需要对接收信号作平方运算就能得到载频输出,用相乘器和低通滤波器取代平方器,在高频情况下实现方式简单。

科斯塔斯环本身就同时具有提取相干载波和相干解调的功能。

3.再调制器

​ 在再调制器中的VCO和科斯塔斯环中的VCO的控制电压相同,都为

v

g

=

1

8

m

2

(

t

)

s

i

n

2

(

φ

θ

)

v_g=\frac18m^2(t)sin2(\varphi-\theta)

vg​=81​m2(t)sin2(φ−θ)。

*4多进制信号的载频恢复

​ 对于QPSK和8PSK等信号,当等概率取值时,也没有载频分量,为了恢复其载频,各种方法都可以推广到多进制。平方环法需要4次方运算。QPSK信号提取载频的科斯塔斯环法的原理图为

13.2.3载波同步的性能

高效率:少消耗发送功率

高精度:小的相位误差

快同步建立时间:开机或失步到同步所需的时间

长同步保持时间:同步建立后,若同步信号消失,系统还能维持同步的时间

1.相位误差

​ 无论用什么方法,提取的载波相位总是存在一定的相位误差。相位误差有两种:一种是由电路参量引起的恒定误差。另一种是由噪声引起的随机误差。

​ 锁相环压控振荡电压的稳态相位误差为

Δ

φ

=

Δ

f

K

d

\Delta\varphi=\frac{\Delta f}{K_d}

Δφ=Kd​Δf​ 其中,

Δ

f

=

f

c

f

0

\Delta f=f_c-f_0

Δf=fc​−f0​是压控振荡电压的频率与信号载频之差。

K

d

K_d

Kd​为锁相环直流增益。为了减小误差,应尽量增大环路的增益。

​ 随机相位误差的方差与信号噪声功率比的关系为

θ

n

2

=

1

2

r

\overline{\theta_n^2}=\frac1{2r}

θn2​​=2r1​

2.载波同步误差对解调信号的影响

​ 载波同步的相位误差包括两部分:恒定误差和随机误差。

ϵ

=

Δ

φ

+

σ

φ

\epsilon=\Delta\varphi+\sigma_{\varphi}

ϵ=Δφ+σφ​

​ 载波相位同步误差除了直接使相位键控信号信噪比下降,影响误码率外,对于单边带和残留边带等模拟信号,还会使信号波形产生失真。

13.3码元同步

​ 码元同步能够在数字通信的抽样判决、差分编/译码、PCM编/译码器中,提供所需的同步时钟序列。

​ 码元同步要求:重复频率与接收码元速率相同。相位与最佳判决时刻(眼图张开最大时刻)一致。

13.3.1外同步法

​ 方法:在发送信号中插入频率为码元速率或码元速率倍数的同步信号。在接收端利用一个窄带滤波器分离出来,形成码元定时脉冲。优点:设备简单。缺点:需要占用一定的频带宽带和发送功率。

​ 从时域考虑,可以连续插入,并随信息码元同时传输;也可以在每组信息码元之前添加一个“同步头”。从频域考虑,可以在信息码元频域之外占用一段频谱专用于传输同步信息。

13.3.2自同步法

​ 自同步法不需要辅助同步信息,分为开环同步法和闭环同步法两种。

1.开环码元同步法

​ 将解调后的基带接收码元先通过某种非线性变换,再送入一个窄带滤波电路,从而滤出码元速率的离散频率分量。开环码元同步法包括两种方案:延迟相乘法和微分整流法。

2.闭环码元同步法

​ 开环码元同步法的主要缺点是:同步跟踪误差的平均值不等于零。增大信噪比可以降低该误差,但是却永远不能为零。

​ 闭环码元同步法是将接收信号和本地产生的码元定时信号相比较,使本地产生的定时信号和接收码元波形的转变点保持同步。广泛应用的一种闭环码元同步器称为超前/滞后门同步器.缺点是当发送码元序列长时间没有突跳边沿时,此法不适用。为了使接受码元序列不会长时间地不跳变,可以对基带码元进行某种变换。

13.3.3码元同步误差对于误码率的影响

​ 在相邻码元有突变边沿时,若码元同步时间误差为

Δ

\Delta

Δ,则积分时间将损失

2

Δ

2\Delta

2Δ,积分得到码元能量将减小

E

b

(

1

2

Δ

/

T

)

E_b(1-2\Delta/T)

Eb​(1−2Δ/T)。码元同步是正确抽样判决的基础,模拟通信不需要码元同步。

13.4群同步

​ 作用:在码元同步的基础上,识别每个数字信息群(帧)的起、止时刻。

13.4.1概述

​ 群同步码的插入方法有两种:集中插入、分散插入。

​ 集中插入法:将标志码组开始位置的群同步码插入到一个码组的前面。同步建立时间短,适合于突发通信。要求:群同步码组的自相关函数具有尖锐的单峰,以便接收端检测或识别出帧标记。

​ 分散插入法:将一种特殊的周期性同步码元序列分散插入在信息码元序列中。同步建立时间长,适合于连续通信。

​ 接收端的同步电路有两种状态:捕捉态和保持态。在捕捉态时,应提高确认群同步码的条件,以防发生假同步。保持态下,则应降低判断同步标准,以防止噪声的影响。

13.4.2集中插入法

​ 若一个码组中自相关函数仅在0处出现峰值,其他位置的值很小,则可以通过求自相关函数的方法寻找峰值,从而发现码组并确定位置。

​ 常用的群同步码有巴克码。在实现集中插入法时,若自相关函数值等于同步码组的长度N时,则认为捕捉到了同步。

13.4.3分散插入法

​ 找到群同步码的位置:若在规定数目的搜索周期内,在同步码的位置上,都满足1和0交替出现的规律,则认为该位置就是群同步码元的位置。

1.移位搜索法

​ 依次考察各个位置上的码元是否为群同步码,如果不是,则考察下一个位置。一般可以规定在连续n个周期内发生m次(m

2.存储检测法

​ 先将接受码元序列存储在RAM中,再进行检验。

13.4.4群同步性能

​ 群同步性能有两个指标:假同步概率和漏同步概率。

​ 当有同步保护时,漏同步概率为

P

l

=

1

r

=

0

m

C

n

r

p

r

(

1

p

)

n

r

P_l=1-\sum_{r=0}^mC_n^rp^r(1-p)^{n-r}

Pl​=1−r=0∑m​Cnr​pr(1−p)n−r 当不允许有错误时,漏同步概率为

P

l

=

1

(

1

p

)

n

P_l=1-(1-p)^n

Pl​=1−(1−p)n ​ 假同步概率为

P

f

=

r

=

0

m

C

n

r

2

n

P_f=\frac{\sum_{r=0}^mC_n^r}{2^n}

Pf​=2n∑r=0m​Cnr​​ 除了假同步概率和漏同步概率两个性能指标外,还有一个指标是平均建立时间。建立时间是指从捕捉态开始到转变为保持态所用的时间。设N为每群的码元数目,T为码元持续时间,则群同步平均建立时间为

t

e

N

T

(

1

/

2

+

P

f

+

P

l

)

t_e\approx N T(1/2+P_f+P_l)

te​≈NT(1/2+Pf​+Pl​)

13.4.5起止式同步

​ 除了集中插入法和分散插入法外,在早期还有一种同步方法:起止式同步法。其主要适用于电传打字机。优点在于设备简单,成本低。缺点在于传输效率低,起止位开销所占比例较大。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2 中国世界杯_多哈世界杯 - dianxinto.com All Rights Reserved.